
工業鏡頭的選擇進程,是將工業鏡頭各項參數逐步清晰化的進程。作為成像器材,工業鏡頭通常與光源、相機一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圖畫采集體系,因此工業鏡頭的選擇遭到整個體系要求的制約,一般地能夠按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剖析考慮。
一、波長、變焦與否
工業鏡頭的作業波長和是否需求變焦是比較簡單先確認下來的,成像進程中需求改變擴大倍率的運用,選用變焦鏡頭,否則選用定焦鏡頭就能夠了。
關于工業鏡頭的作業波長,常見的是可見光波段,也有其他波段的運用。是否需求另外采納濾光措施?單色光仍是多色光?能否有用避開雜散光的影響?把這幾個問題考慮清楚,綜合衡量后再確認鏡頭的作業波長。工業相機
二、特別要求優先考慮
結合實際的運用特色,可能會有特別的要求,應該先予清晰下來。例如是否有丈量功用,是否需求運用遠心鏡頭,成像的景深是否很大等等。景深往往不被重視,可是它卻是任何成像體系都必須考慮的。
三、作業間隔、焦距
作業間隔和焦距往往結合起來考慮。一般地,能夠選用這個思路:先清晰體系的分辨率,結合CCD像素尺度就能知道擴大倍率,再結合空間結構束縛就能知道大概的物像間隔,進一步估算工業相機鏡頭的焦距。所以工業相機鏡頭的焦距是和工業相機鏡頭的作業間隔、體系分辨率(及CCD像素尺度)相關的。
四、像面大小和像質
所選工業鏡頭的像面大小要與相機感光面大小兼容,遵從“大的兼容小的”原則——相機感光面不能超出鏡頭標明的像面尺度——否則邊緣視場的像質不保。像質的要求首要重視MTF和畸變兩項。在丈量運用中,特別應該重視畸變。
五、光圈和接口
工業鏡頭的光圈首要影響像面的亮度??墒乾F在的機器視覺中,最終的圖畫亮度是由許多因素一起決定的:光圈、相機增益、積分時間、光源等等。所以為了獲得必要的圖畫亮度有比較多的環節供調整。
工業鏡頭的接口指它與相機的連接接口,它們兩者需匹配,不能直接匹配就需考慮轉接。
六、本錢和技能成熟度
如果以上因素考慮完之后有多項方案都能滿足要求,則能夠考慮本錢和技能成熟度,進行權衡擇優選取。
例如,要給硬幣檢測成像體系選配工業鏡頭,束縛條件:相機CCD 2/3英寸,像素尺度4.65μm,C口。作業間隔大于200mm,體系分辨率0.05mm。光源選用白色LED光源。
根本剖析如下:
1、與白色LED光源合作運用的,鏡頭應該是可見光波段。沒有變焦要求,選擇定焦鏡頭就能夠了。
2、用于工業檢測,其中帶有丈量功用,所以所選鏡頭的畸變要求小。
3、作業間隔和焦距成像的擴大率M=4.65/(0.05x1000)=0.093 焦距f’=L*M/(M+1)=200*0.093/1.093=17mm 物距要求大于200mm,則選擇的鏡頭要求焦距應該大于17mm。
4、選擇鏡頭的像面應該不小于CCD尺度,即至少2/3 英寸。
5、鏡頭的接口要求是C口,能合作相機運用。光圈暫無要求。
從以上幾方面的剖析計算能夠初步得出這個鏡頭的“概括”:焦距大于17mm,定焦,可見光波段,C口,至少能合作2/3英寸CCD運用,而且成像畸變要小。工業相機定焦鏡頭
按照這些要求,能夠進一步的選擇,如果多款鏡頭都能契合這些要求,能夠擇優選用。